世紀傳奇 - 「雷鬼教父」Bob Marley (鮑勃·馬利)


 

“他是一個天才。屬於那種一代人中才可能出現一個的偉人。他開創了一種民間藝術,一種民間的形式。憑藉他內在的神奇信念、誠摯的情感以及高超的技藝,將這種藝術形式成功地融入了世界藝術之中,並得到了大家的喜愛。”

這是牙買加領導人曼利為他們國家的驕傲、偉大的雷鬼歌手鮑勃·馬利所撰寫的頌詞。獲頒“牙買加榮譽勳章”後一周,年僅36歲的鮑勃·馬利因癌症逝世,牙買加人民自發為他舉辦了一場空前隆重的葬禮——從金斯頓到馬利的出生地聖安娜區擠滿了群眾,他們打著拉斯塔法教的標語,手持馬利的照片和象徵和平寬容的棕櫚葉送別偉人。

他將雷鬼音樂帶往全球,以歌聲傳達美好及正義、控訴暴力與不公。他不僅是牙買加人民的偶像,更是整個世界的“雷鬼教父”。

1945年4月6日,鮑勃·馬利出生於牙買加的貧民窟。艱苦的成長環境沒能埋沒他的才華,卻賜予他比常人更強大的共情能力。短暫的一生中,鮑勃·馬利不斷地為弱勢人群發聲,歌曲中寫滿了對社會的關懷與期許。即使名利雙收也不以“上等人”自居,他曾在訪談中說:“擁有財產並不等於就是富翁,對我而言,生活才是我最大的財富。”

1960年代,年輕的鮑勃·馬利怀揣著對自由與平等的信仰開啟了他的音樂生涯,幾年後他與朋友組建了“哭泣者”樂團,樂團名源自馬利曾說的一句話——“任何為了正義與公正而吶喊的人都是哭泣者。”

在音樂風格上他們將爵士與牙買加的曼陀樂、斯加樂結合在一起。這種風格包含了弱拍中音節省略,向上拍擊的吉他彈奏, 以及人聲合唱。歌詞多以拉斯特法裡(牙買加黑人教派) 的宗教傳統為主,強調社會、政治及人文的關懷。

這個凝聚著鮑勃·馬利之非凡才華與良善心性的樂團在幾經波折後慢慢闖出了名堂,他們特色鮮明又極富感染力的音樂逐漸虜獲世界樂迷的心。尤其是廣大的有色人種和第三世界人民,更因為馬利唱出了他們的心聲而感動不已。

馬利在歌中唱道:“從頭腦的奴役中解放自己,只有我們自己能放飛我們的思想。不要怕什麼原子能,因為沒有誰能阻擋這個時代。如果我們只是靜待觀望,那我們扼殺我們希望的時光還要有多長?為什麼不放聲歌唱,歌唱這些自由的旋律,因為我的所有,只是這些救贖歌曲。”

1974年,馬利和他的樂隊在英國巡迴演出中第一次唱出了那首膾炙人口的雷鬼經典作《No Woman No Cry》(不,女人不要哭泣)。這首歌是馬利為紀念戰友所寫,就要上戰場了,希望親友不要因此而悲傷。故事淒婉動人,結尾以一句“everything gonna be alright”慰藉傷痛,傳達樂觀精神。此曲一出,立即以其真摯的情感與只有雷鬼樂才能表現出的哀惋淋漓打動了所有聽過它的人,包括曾對雷鬼樂心存蔑視者。

自此,馬利和他的雷鬼音樂一下子變成了萬眾追捧的標杆,但他沒有因此得意忘形,更充分將自己的影響力用於打造畢生所期盼的美好社會。 “即便在更光輝的未來,你也不能忘掉過去。”他回到牙買加,在內部矛盾激化的祖國舉辦了“微笑的牙買加”演唱會,險些被刺殺的處境也沒有將馬利擊退,隔兩年他又在牙買加參演“一份愛,一份和平”音樂會。

在這場意義特殊的音樂會上,他用自己的方式作出了偉大的事業——馬利將牙買加總理曼利和他最大的政敵西加的手握在一起,高高舉過了頭頂。這一象徵寬容和解的動作永遠載入了牙買加的史冊。

1981年5月11日,Marley在邁阿密的醫院離世,年僅36歲。彌留之際,他如此說道:“在一個陽光明媚的清晨,我完成了工作,飛回了故鄉。”為了紀念他,從1990年開始,鮑勃·馬利的生日被定為牙買加法定假日。

他是無可否認的藝術家和民族英雄。用音樂表達熱愛,用音樂帶領世界走進牙買加的大門,他將民族的藝術轉化為全世界的喜愛,他用一己之力,結束戰亂恢復和平。

鮑勃·馬利去世之後,小島唱片為他推出精選集《Legend傳奇》,囊括生涯最熱門14首金曲,自發行以來在全球範圍內狂銷共計3300萬張,成為史上最暢銷雷鬼專輯。

《Legend》在2003和2012的兩度滾石雜誌史上五百張最佳專輯評選中都排名第46。截至2020年1月,專輯已經在公告牌專輯榜上停留了共計992週,在榜時間位列公告牌雜誌創始以來的史上第二。專輯在英國獲得了驚人的十一白金銷量認證,在英國唱片史上排名第十六。
《Legend》中的十四首歌曲證明了為什麼馬利能成為國際巨星。他融合了最朗朗上口的旋律、最純粹的誠意和雷鬼風格,創作了在全世界任何地方都具有吸引力的流行樂。

這張專輯中有前進式的《你能否被愛》,為彼得托什(Peter Tosh)而寫的充滿革新色彩的《起來,站起來》,和極具號召力的《救贖之歌》。經典的作品還有《不,女人,別哭》《擊倒警長》和悲傷的情歌《徒然等待》。

如馬利本人一般,這些歌曲是真正有著恆久魅力與豐富內涵的傳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