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源前級與無源前級之爭


 

有關有源前級同無源前級的一些爭論對發燒能來說,選擇一台合適的前級放大器,是頭等的大事,正因如此,對前級的認識,內里就大有學問了。對每一個有一定資曆的玩家,前級帶來的煩惱,有如寒天飲雪水,只有他自己才知道。 一向以來,書本教我們一台前級放大器是不可或缺的,因為那時候的訊號源電平很低,不足以推動后級放大器。今天除了極少數的一群,我們已可以忘記黑膠(LP)唱片了,所以談到前級,現在一般是指只有一級十倍放大級的放大器了。有放大級在內的,我們叫它做有源前級,概括來說,它的組成部份是一個多路訊號選擇開關、音量控制器、音調控制器(今天的Hi-End強調原汁原味,故這部分也大多數欠奉了)、錄音旁路設備,以及一個十倍放大器。 可是今天,數碼訊源大行其道,有很多CD機和解碼器都有數以伏(Volt)計的輸出電平了,足以把一台具有一般靈敏度的後級推至削波,於是有人質疑今天是否還需要十倍放大級,換言之,有源前級是否還有存在的價值。

取而代之出現的,是沒有放大作用的前級,亦即無源前級。它只保留了訊號選擇和音量控制的功能。目前市面僅有為數不多的幾款無源前級都屬於極品的級數,身價當然不菲,由於賣價的關系,使它們的口碑產生了一些附加價值的作用,這樣的發燒圈子里就常常出現有源、無源孰優的爭論。

在未深入研究這爭論前,首先要弄清楚一般發燒友常常誤解的一個概念,就是動態范圍(Dynamic Range),簡單來說,這是指訊號最強和最弱之間的量對比。一般放大器是把訊號放大了,是同時把最強和最弱的訊號作相同一倍的放大,換言之,理論上經放大後訊號的動態范圍是不會提高的,最多只能保持不變。當然有一些專業,特別是錄音室用的器材,如音量擴展器(Volume Expander),才會人工地提升訊號的動態范圍。

另一個指標是訊噪比(Signal to Noise Ratio),當一個訊號經過放大器時,訊號本身和它附帶的噪聲都同時放大,放大器是不會將訊號本身附帶的噪聲去除或抑制。相反,經放大的訊號卻會添加上放大器本身的噪聲。

第三樣是失真,同樣道理,原訊號如果本身已含一定的失真,經過放大后,這失真是不會突然消失,相反,經放大的訊號是會添加上放大器本身的失真的。

稍微弄通上述幾點,我們不難作出這樣的判斷,一個訊號經過一台有源前級放大後,動態范圍并不會提高,相反,很可能會劣化,也就是會壓縮了;另外,訊號經放大后,訊噪比和失真都不會優於原訊號,於是"無源"派便大聲疾呼說;有源前級只會污染原訊號,不是向高傳真的目標走,而恰恰是遠離了一步。 他們這樣的指控,基本是事實,但我們不能以篇概全,還得以心理聲學的角度去了解問題。首先,動態范圍劣化或壓縮了,有時候并不是壞事。只不過從一開始,發燒友心目中早有了動態范圍越大越好這種錯誤觀念。壓縮其實是錄音專業的一種常用手段。因為人耳是會對平均響度作出調節,而不是對峰值響度作出調節,如果訊號不稍加壓縮,往往出現正常響度的訊號片斷變得太弱,但如果要把這些正常響度的訊號提升,動態范圍就得稍為退讓一下,也就是壓縮了。又以一些膽機為例,在大訊號時,往往會出現"軟性"削波現象,這時訊號是壓縮了,只不過人耳反而覺得這種"軟性"削波來得討好,喜歡它的像染上毒癮,趨之若驚了。有時正因為這種"軟性"削波對訊號的壓縮,頻譜上限迅速下降,聽起來一些瞬間動態反而會被腦袋理解為更富活力,於是也有人提出"活生感"(Liveliness)這形容詞。

現實家居的聽音環境可提供的動態范圍其實很有限,根本比不上一張中上錄音質素的CD碟。就算加上心理聲學的說法,人耳能在一定的噪音中"聽"出音樂訊號,但隨著人耳對頻率上升而靈敏度下降的特性,在一般家居中,人耳的動態范圍在1KHz很難達到90dB,而在10 KHz 時也難達到70dB,在實際聽聲時,可能只分別達到80 dB和60 dB。聲音壓縮可以減弱訊號提升到背景噪聲上,特別是對低頻而言,這卻往往令發燒友誤會有更好的現場感。無可否認,有源前級是會或多或少地對原訊號加上渲染,也有人說是加上了它自己的音色。但這決不是孰優孰劣的問題,是個人喜惡的問題,反正只要你喜歡,管它別人怎樣說。 另外,阻抗匹配(Inpedance Matching)和驅動能力(Drive Capability)也是很重要的因素。

在阻抗匹配上,有源前級明顯優勝,因為它可以有高的輸入阻抗和很低的輸出阻抗,這樣對其它客觀條件因素如接線的感抗容抗的免疫力大大提高。而無源前級的輸入阻抗不能高,輸出阻抗也不會低,更甚的是很多時兩者會隨音量電位器的位置而改變。而驅動能力更是有源前級的專長,因為有放大級,輸出阻抗和驅動電流都能保持恆定,故對後級的駕馭就更得心應手了。 在匹配上,無疑無源前級需要更多揀擇,但只要配合得好,無源前級的確可以在傳真度方面贏回一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