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role of classical music in audio system fine-tuning


「發燒友」是香港早期對音響愛好者的稱呼,而音響發展的歷史只有接近百年的時間,但西方古典音樂的歷史卻是兩百多年。在音響經歷不到一百年的歲月中,古典主義風格成為當時藝術及審美的準則,而早期的發燒友即是古典音樂發燒友。而這些古典音樂發燒友同時也是音響發燒友,慣常是否完美還原古典音樂來衡量一套音響系統表現的優劣。所考慮的因素是製作古典音樂大部份是在音樂廳進行,而流行音樂的方式相對古典音樂則較隨意和寬鬆,在這裡便不贅述。

如何實踐這種標準,首先就要到音樂廳瞭解古典音樂的真面目,知道古典音樂是哪一回事,多聽古典音樂的實況演出是有效的方法之一,經常到音樂廳尋找聽感是鍛煉「金耳朵」的最好方法,與玩Hi-Fi的目標是一致。

古典音樂演出一般是在音樂廳,不同音樂廳的聲學特點也有所不同,但主要是音色的差異,而樂器的定位、層次感與質感則不會有太多不同,這正正是音響調校最重要的事情。第一點需注意的是聆聽位置。每間音樂廳都會有個「皇帝」位,座在較偏離指揮的和較高的位置,聽到的效果較為不準易產生誤導,不可作參考標準,當然樂團的指揮水準也是相當重要,若能遇上世界一流樂團的演出,就算省吃儉用都要買到好位置去欣賞。與其說是煉就耳朵,實際上是記住現場的表現,透過聆聽不同編制的現場演出來建立正確的聽音參考標準。

在來談談家裡的音響。在音響評論中所用到的真實、自然、活生感這些字眼的描述,便是用來描述接近現場的表現。照常規的喇叭擺位,兩隻喇叭的連線應是形成舞台前面,樂團在後面展開,結像出一個音場的形態。層次、定位、樂器質感、形體比例是與器材的級數和調整水準相關,音色則與品牌特點有密切關係。音場的大小由聽音環境決定,穿牆破壁並不現實,可以將音場填滿聆聽空間已是極限。

關於參考軟件。LP、CD只是播放方式,現場和錄音室只是錄音地點不同,後期混音都會有所調整。只須將現場確定為參考標準,選擇3至5張認受性高的軟件是調音的保證。什麼曲目、唱片公司、錄音師、錄音地點、樂團、指揮等不盡相同,組合起來多如繁星,而各試音碟又是個性較強的製作。英、美、日、港唱片評介的角度雖然不同,根據在現場曾聽過的曲目,結合個人喜愛從中選擇唱片,用在調校器材實為明智之舉。有了參考標準,器材的搭配、調校就有了方向。差別只在於音響系統的特點所出現的音色不同以及還原度之多少,可避免因器材、線材的盲目對比產生誤判而不停更換,造成精力與財力的無謂浪費,回歸理性發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