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声


 

玩音响,跟做人道理相通。所谓「中庸之道,海纳百川」,意思是说我们学懂欣赏别人的优点和长处,兼收并蓄,得益便是自己;这与发烧友玩音响,采纳百家所长,无大分别。这个时候,音响系统声音适应力便强,唱什么类型音乐都有一定表现。

音响系统能有上述所说的表现原因很多,决非偏重一方特性 (例如音染),忽略其它音响元素而能够成功的。又比如话发烧友为求音响有最高分析力,便不顾一切把声音弄干净,甚至有比真实还要干净,目的是要突岀人声和乐器声,查实这已经带来了失真,以牺牲其它音响特性(如空气感和饱满度) 换取,而发烧友不自知。想当然,极品音响分析力很高,音乐感很好,全在于各方面特性顾及周全,这是关键所在。倘若发烧友仍不太理解上文所讲,以下试举另一个例子,可供参考。
 

发烧友刻意追求画面对比度及黑白色,这样看起来确实清晰些,线条鲜明些,但这是以牺牲渐变色阶、中间色调来到换取,顾此失彼。发烧友细心留意,不难发现此刻画面没有了深度,饱满度同质感,色彩亦不丰富,死黑死白,哪么画面何来真实自然?同一道理,发烧友为要找出一大堆乐器声中的一吓杂声,究竟来自指挥、乐手,还是台下乐迷,想方设法将音响系统声音尽量调整干净(例如利用钉及线特性加以强调),就此损失泛音同旋律等等重要元素,这跟强调画面对比度与黑白色有何分别?
客观而言,音响系统声音好,关乎整体表现,发烧友不应该将注意力集中到一个点上----例如存在失真的所谓高分析力或音染----认为这种声音才叫有音乐感。现实是各种音响元素是共存而又互相牵制,若然稍有倾斜,便得一失一,音响系统声音个性就显露出来,适应音乐类型能力偏低。

所谓音乐感,乃综合声音细节、旋律、节奏及气氛各方面表现而成,而这些都是由瞬态响应、分析力,还有开阔而平衡的全频特性组成,音响系统质素愈高,其表现力愈强。像音染是来自音响系统错误的泛音结构,若再加上瞬态响应差,控制力及分析力不足,音乐旋律和节奏便欠佳;同时表现不出歌者歌艺与内心感情,想当然得不到真正懂音响的发烧友的认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