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Y8 评测| The Peak Consult Sinfonia 座地扬声器


 

 

日期: 2024-02-26

 

鉴于音响的时代变迁(无论是在制造商还是客户方面),一个老品牌且是一间新公司并非不寻常:老品牌公司被流入的资金或受到新的同业收购,希望利用其声誉 (来自先前拥有者/创办人资产或技术),这种计划是重振收购,延续性是一条荆棘的道路,其结果要么是过去的辉煌逐渐消退,要么是彻底转变,将公司带向新方向 ,但提及到Quad、Audiolab、Leak 或KEF,事情就绝对不一样了…

但偶然的情况可能会更好,重振旗鼓的企业会在业绩和市场占有率方面攀上新的高峰,可以看出,同样的怪兽,只能好,可能更好。

成立初期 …
Peak Consult 是 20 世纪 90 年代进入音响市场的众多丹麦扬声器设计及制造公司之一。 我记得这个品牌是由 Per Kristoffersen 于 1996 年创立,当时主要是以 El Diablo 型号出现在英国,它被认为是 Wilson Audio / Watt/Puppy 的竞争对手。 尺寸和驱动单元的阵容类似,形状也有些相似,这款扬声器(就像之前在英国的许多扬声器一样)未能挑战已稳固建立的型号,或产生很大的市场影响– 尽管Peak Consult 取得了相当 多的销量并在美国获得更高的认可。

我记得 Peak Consult 的扬声器外表很冷漠,有些低调或「传统」(如果你不友善,那就是「老土」)。 皮革包裹的前障板、Audio Technology 的驱动单元和厚实木贴面,有一丝Sonus Faber 的影子,看似没有夸张的曲线,看起来像是典型的意大利风格,平坦的侧面、倾斜的前障板 则透射出一点Wilson Audio 的风格。 不管怎样,最初的 Peak Consult 扬声器缺乏了 Sonus Faber 更高型号的丰富华丽音色,以及 Wilsons Audio 的动态与冲击力。 它们当然有自己的声音特性,但这些特性往往会被当时主流品牌熟悉的特征所掩盖。 Peak Consult 及时从英国撤退并在其它地方落脚。 这或许就是她的全部内容。 Peak Consult 在 2021 年易手,经历了一次重大的复兴,最终在疫情后的首届慕尼黑展会上以三款座地扬声器亮相。

迎来了第二春 …
新拥有者的身份和角色,是 Peak Consult 复兴的重要组成部分。 Lennart Asbjørn 承担了生产和物流的责任,而设计和开发则交到 Wilfried Ehrenholz 的手中,他是丹麦音响工程成功案例 Dynaudio 的曾经拥有者和联合创始人。 拥有丰富的音响具体经验和业务能力,这有助于说明该公司如何能够在2022 年展示三款新的/改进型座地扬声器,并在2023 年推出一款雄心勃勃的新旗舰产品。 表面上被认为是Peak Consult 前身的产品,功能与前期型号有类似的特征甚至是同样名称,仔细观察很快就断确定它们是经历了多方面的重新设计。

细节决定成败…
回到过去,Peak 最初的定位是将高级驱动单元与完全内部优质材料制造的低共振箱体结合。 备受推崇的Audio Technology 单元无疑是制作认真的体现,而磅秤上的数字则支持了高体重的说法,这或许可以通过厚实的高密度板(HDF) 裸体以及表面贴上实心硬木可以解释这点 。 这些本质依然存在,但在执行上有显著改进。 三层层压板仍然使用,但如今使用软胶将三种不同分层的 HDF/MDF 材料合成 36mm厚的高阻尼基材。 其上添加了一层硬实木,厚度为 14mm,总箱壁厚度为 50mm或 2 英寸,并用亚克力嵌件穿插在侧板中。 起初,您可能会认为这些变化是省钱或倒退的一步,但除了有助于环保之外,它还体现了厂方对音箱构造的理解和不断发展。

将三层 HDF/MDF 并用特制胶水将它们黏合在一起得到常见的结构,即压缩板,或在本例中称为层板。 这个想法是多层材料和交错阻尼创造了一个更硬的、无共振的箱体结构。 压缩层板结构无法消除共振(除非阻尼层足够有效,可以将所有存储的能量转化为热能 – 为此,您需要大量材料:试想 Rockport 扬声器使用的三明治式大箱体)。 相反,大多数简单的压缩层板所做的,是它们不会在单一振动频率上将剩余的能量消散。 这在全频扬声器的背景下不是一件好事, 除非你对此已有采取措施。

这就引出了 Peak Consult 团队的第三位成员。 很少有小公司有能力投资最新、最复杂的测量设备和分析工具——真正改善音箱机械性能所需的设施。 答案是与有能力的人签订合约 —— 在本例中,他是扬声器设计顾问 Karl-Heinz Fink,他拥有数量众多的扬声器设计和咨询服务值得赞扬,以至于他的绘图板比表面更重要。 如果您想要使用最新、最强大的分析工具,以及操作这些工具的人,那么 Karl-Heinz 就是您的最佳选择。 Peak Consult 箱体结构的美妙之处在于,透过简化谐振措施可以更轻松地处理,在这种情况下,透过历史悠久的关键支撑实践。 Karl-Heinz 为这个派对带来的是对箱体(和驱动单元)的机械行为有更深入的了解,创造了精确计算支架在箱体内位置和所用尺寸的能力,控制而不是增加问题,以及投入 到其问题的设计及各个方面。

Sinfonia(售价 45,000 欧元,含 20% 销售税)是早期Empress 扬声器的承继者。 它位处三款座地扬声器的中间型号。 采用前置式 8 吋三路分音设计,与上述提到的双低音单元 El Diablo 的音域相差甚远。 这款扬声器给您的第一印象(体重接近 80 公斤)是其不寻常的形状。 低音单元安装在前档板垂直面由底部一路延伸至扬声器高度的三分二。 除此之外,中音和高音单元共用其余倾斜的锥形、轮廓分明的副挡板,这种熟悉的布局的目的是为三只驱动单元提供时序与相位的一致性。 前挡板由两部分构成,由与骨架相同的三层三明治制成,然后包裹在厚厚的皮革中,这进一步增加了机械阻尼。

正是音箱倾斜的顶板和向前倾斜的后挡板,赋予了 Sinfonia 独特的外观。 我见过不少的扬声器,但记忆中没有任何一款是像它这样,虽然这不一定是件坏事。 这种前倾的姿势给了扬声器一种急切、警觉的姿势,这实际上呼应了它的声音特征,而且我觉得很有吸引力。 侧板上的压克力镶嵌物点缀了外观,并更加突出了箱体的锥形轮廓,而“皮革”覆盖的后挡板则带有一个张开口的反射孔,其仰角和口径看起来更像 是战壕的迫击炮而不是音响所用的。 在内部,每个驱动单元的独立箱室构成了箱体的支撑,而分音器则占有自己的机械和声学隔离空间。 Peak Consult 表示,尽管侧板表面看是完全平行,但箱体内完全没有平行面(指的是前面板、顶部面板和后面板),换句话说,这些面板垂直于(而不是平行于)驱动单元的 轴心线。 因此倾斜的是顶板和后面板。

传统美德的现代诠释…
除了实木贴面之外,驱动单元的阵容也是Peak 扬声器的另一个方面,它导致了某些人认为「过时」或 「老式」的外观。 我已经提到过8 英寸低音单元(在视觉上与碳纤维或Nomex 驱动单元不同),它和中音单元都使用改良聚丙烯锥盆,这种材料可能已被认为不够流行,但在Wilson Benesch 和 Vienna Acoustics 等扬声器中依然表现出色。 就像音响中的其它东西一样,重要的不是你使用了什么,而是你如何善用它。 聚丙烯的美妙之处在于它本质上具有良好的自阻尼性。 恰如其份的添加物和谨慎的锥体轮廓,可以在音频范围内产生极其平滑的机械行为,并具有同样平滑的自然滚降。 传统的缺点是它听起来「柔和」且「缓慢」。 嗯——是的,如果你弄错了。 但与 Audio Technology(另一家共享 Dynaudio DNA 的衍生公司)的密切合作,使 Peak Consult 不仅能够根据自己的系统要求定制驱动单元,而且还能优化基本元素,以尽可能地减少明显的缺陷。 设计一款好的锥体并能产生高动态感,取决于驱动它的磁力强度和能力。 许多公司在磁铁结构上投入了大量的精力,以产生更多的驱动力(这是最明显的部分),音响技术也不例外。 但 Peak 扬声器中的驱动单元,更进一步也考虑了音圈特性,透过音圈本身更紧密的缠绕结构来增强磁性结构所做的贡献。 如果你认为 Peaks 听起来动态迟缓请再想一想。

高音单元是来自 Scanspeak「标准」的 26mm 涂层丝膜半球体(为什么要搞砸成功),而建立「经典」8 英寸三路的音象是一只 110mm 中音单元。 当 7 英寸/175 毫米中音驱动器或多或少成为必备品时,您期待是一碗汤时,它却看起来像一个碟子! 分频点也非常传统,设在 450Hz 和 3.1KHz 之间,采用斜率缓和的二阶和阻抗补偿,为驱动放大器提供远非令人恐惧的阻抗曲线。 总而言之,这个阵容很可能直接走出了 80 年代,因此,如果面对具有时尚意识的顾客,Sinfonia 可能需要迎头赶上。

Peak 的规格列出了 25Hz 至 30kHz -3dB 的响应频宽,标称阻抗为 5Ω (±1Ω)。 结合现实的 89dB 灵敏度(在这种情况下,丹麦人真的不会说谎!),这使得 Sinfonia 成为一款对放大器负载非常友善的扬声器,至少在纸面上看是如此。 也许它不是属于输出 15 瓦真空管扩音机的扬声器,但它不会给你功率得一半的扩音机带来麻烦。 然而,正如经常发生的情况一样清晰,这些数字只能说明一部分的情况。

另外,两个细节值得留意。 首先,旧款 Peak 扬声器的 WBT 喇叭接线柱已被更高级的 Argento 型号所取代。 从声音来说,这是非常好的举措,但并非没有相关的挑战。 Sinfonia 可双线连接。 Argento 接线柱可用 4 毫米香蕉插头或叉头(但两者不能同时使用)。 根据我的经验(我自己的一些器材也有使用),Argento 喇叭接线柱也不能同时用两对叉头。 Peak Consult 显然非常重视双线连接或更好的双功放连接,不建议用跳线连接。 我完全同意这种观点,但是,如果你确实想用单线连接扬声器,安装喇叭跳线是众所周知的痛苦。 使用 2 出 4 的喇叭线是可行的最佳选择。

在这些阴/阳体验之一中,Peak Consult 的底座脚架是我使用过表现最好和操作最简单架之一。 脚架横梁透过橡胶条进行阻尼,这些橡胶条压在音箱底座与脚架之间防止谐振,而支撑脚则旋入在光滑的大直径螺纹上,里面藏有的一粒陶瓷珠,以单点 接触并从上方锁定。 您甚至可以使用工具旋转带有孔的调整脚来调高度,这很重要,因为靠手转动不一定能做到。 带有平底的钝锥体支撑脚不会穿透地毯,但对于这么重的扬声器和这样的与地面小接触面,实现稳定性不是一种挑战。 所有四只支撑脚有相同负载是另一回事 ......

一个特别好的工具是提供一支预设扭力的六角螺丝批,它适配于底座杆的安装螺丝以及低音和中音单元的固定螺丝。 不仅可以将这些单元的螺丝拧紧,而且保持完全相同的松紧度,这对扬声器输出的整体音乐连贯性做出巨大贡献。 因为驱动单元与挡板之间也会产生共振。 其它制造商(尤其是 Wilson)也为其驱动单元的安装螺栓提供预设的松紧度。 Peak 是我遇到的第一个为每对扬声器提供预设扭力螺丝批的厂商。

走前三步…
设置 Sinfonia 可以很简单,也可以是一场长久、耐心、渐进的争斗。 似乎没有任何中间立场。 决定因素? 空间和扩音机匹配。 给 Sinfonia 足够的呼吸空间和足够的力量来控制丰满的低音,它应该是有规划的运行,这些容易调整的出色支撑脚极大地帮助了它们。

在较大的听音室中,Sinfonia 是我长时间以来使用过最接近 PNP(即放即用)的扬声器。 经过必要的磨合期(Peak Consult 建议连续使用 300 小时)后,获得了如此强大的音乐表演力,这让我感到非常惊讶。 轻松的节奏和大动态,摆放的位置变化仅限于优化低音量和速度。 在 CH Precision M1.1 双功放模式的驱动下,表现极具感染力和娱乐性,我们是否错过了它们的早期型号? 得出的结论是偶然发现了成功的秘诀——至少就组成 Sinfonia 而言是如此。

不容忽视的一件事是 Sinfonia 音色平衡的基本正确性。 在瞬间聆听的基础上,得出的结论是它们偏向温暖中性。 但听得越久就会发现事实并非如此。 扬声器以突出的热情传递着音乐的节奏和动力,他们没有受到二阶谐波失真或互调鬼影的困扰,而这些经常会产生熟悉的温暖的和圆润的音色。 相反,与自然平衡的结合,足够的体重恰好是它应该在的地方,再加上完全没有刺耳、锐利或谐波失真,创造了中性简单的乐器和声温暖,它是扬声器其它性能方面的 基础。

然而,将扬声器移到楼上较小的书房,是一次真正的 Jekyll 和 Hyde 经历:那些曾经如此热切、敏捷和对音乐充满热情的扬声器突然变得不羁、暴躁、迟钝和牵强。 首先使用TEAD linear B 单声道后级(80 W/Ch 混合真空管输出),然后再用VTL S-200 立体声后级推动Sinfonia,我不断地变换扬声器的摆放位置,并对房间内低音的吸收 力进行精细微调,努力地找出激发这对扬声器的活力。 它强大的低音量在大而通风良好的听音室中令人敬畏,具有出色的低频线性度,这视乎是为 Peak 扬声器而设的。 在书房中,由于其更具有房间典型的尺寸和声学特性,扬声器的低音部与房间的顶部相互作用,呈现出一系列的挑战。 直到我将真空管扩音机换成晶体管(而且价格明显更便宜)的 Levinson 585 合并扩音机后,扬声器才苏醒并恢复了以前的热情和音乐能量。 突然之间,重新定位他们的位置不再是一场挑战。 相反,就好像扬声器再次与我合作,虽然不像楼下的那种有如在公园里轻松地散步,但 Sinfonia 很快就恢复到了令人感动的最佳状态。

在书房工作的时间都没有浪费,有两件事很快就变得很清晰:采用这种尺寸而性能良好的箱体,将其与巨大的反射孔和89dB 灵敏度相结合,(意料 中)您将产生明显的低音重量感和力量–在较小或表现不太好的空间中足以让您陷入严重的麻烦。 其次,Sinfonia 对横向放置和离地高度比前后位置调整更敏感(至少在书房是这样)。 借助喇叭脚的柱孔以及推杆使高度的精确调整变得轻而易举。 但如果您确实想将 Peak 扬声器塞入较小的空间,扩音机的功率和控制的成功与仔细调整摆放位置同样重要。

与这些不同的设定经验结合在一起,结论很简单。 Peak 扬声器显然偏爱整洁的房间、呼吸的空间和足够功率的晶体管功放。 双功放或至少双线连接也应该提上议程。 这并不意味着您不能在较小的房间或简单的系统和较低功率的放大器中使用它们,但它确实表明,如果您走这条路,您将很难在大投资下获得最大化音乐 回报。 俗话说:“为什么要与市政厅对战?”,给 Sinfonia 想要的东西,他们会以同样的方式回报 ── 还有利息!

言归正传…
自从 Wilson Sasha DAW 推出以来,我就一直拥有它,并且仍然认为 Watt / Puppy 系列在许多方面是 Wilson 扬声器的最高水准。 它是一款名副其实的标志性产品,而我对 Sasha V 有限的经验表明,3dB 灵敏度的损失、更低的阻抗/更难对付的驱动特性以及更高昂的价格都是一种倒退。 然而,Sasha(无论以何种形式)在性能和市场地位方面确实是 Sinfonia 以及稍大的 El Diablo(配有双低音单元)的天然镜子。 我在听音室和书房中经常使用 DAW。 将它与 Sinfonia 放在一起,这两对扬声器在尺寸和正面都非常相似,将两者作比较无可避免的。 以我而言,Peaks 实际上取代了听音室中的 DAW,可以直接比对这两对相似的扬声器是 既方便又具有启发性。

当Sinfonia 安装并处于最佳位置(比DAW 稍靠前且间距稍窄)时,离地高度和仰角(在前/后支撑脚的帽子上测量)都被证明,对于音乐画面中的 临场感和真接性至关重要。 考虑到这些细节,两对扬声器之间的相似点和不同点都很明显。 Sasha(及其 Watt/Puppy 前身)的优势在于,能够从可控范围内的音箱体积和占地面积投射出令人信服的规模和动态。 Sinfonia 甚至超出 Wilson 的体重和尺寸。 两款扬声器都呈现出连贯的音场,并且在低音大提琴和定音鼓方面都表现得令人出乎意料。 但这些也是他们开始出现分水岭的地方。 Peak Consults 提供比 DAW 更饱满、更厚重、更丰富的音色,高音部份稍暗,稍微限制了高频的空气感和延伸,由此产生的略微圆润的温暖感绝非令人不快。 但不容忽视的事实是,DAW 有稍好的高频延伸和活生感提供了更透明和鲜明的音场以及更大的空间感。 相比之下,Sinfonia 提供了更强大和连贯的整体声音,具有更深、更多维度的音像以及更清晰的宽度和纵深。 声音背后有更多的胸腔,管弦乐能够更加有说服力地扩张。

我在Peak 上播放的第一张唱片是SONY 音乐SMH-SACD 重新发行的Leontyne Price/HvK Carmen,与维也纳爱乐乐团、国家歌剧院合唱团和男童合唱团合作(SIGC 41-2, 最初以RCA形式发行) Soria 系列套装LDS 6164)。 这场现场音乐会所表现的宽大音乐舞台是对系统音场规模及其在乐器定位或声音能力的严荷考验。 第一幕提供了许多例子,从卡门对唐‧荷塞(哈巴涅拉舞曲)优雅高贵而带胁迫感的接近,到各种登场和退场(卷烟厂的女孩、卫兵、街头流浪儿…)。 当通报卫兵到来的号角响起时,Sinfonia当然未能与DAW 的定位准确性相媲美,但卫兵们的登场及其在舞台上的走动却具更大的实在感,并且更具说服力,就像 卡门她自己一样,表现得更为冷静和坚定。 这一切都增强了存在感和戏剧性。 DAW 可能更加宽敞,具有更清脆的动态跳跃感,但 Peaks 亦提供了更多临场感、更多冲击力,并凭借其稳健的音乐跌宕提供了更强的表现。

独奏 …
切换到Anastasia Kobekina 的Ellipses (Mirare MIR604),Sinfonia 为她的大提琴赋予更大的形体感、更大胆的色彩以及她演奏时更 明确的方向性和意图。 她的弓法虽然不那么尖锐,但却更有目的性,在表演中具有更强的动感、能量和活力,使得四首西西里琴和两首福利亚在节奏上像舞蹈一样的跳动。 在不同的作品中,Peak 扬声器传达了乐器产生的能量、实体感和质感,以及所呈现的挑战和功力。 最后的 Gallardo 是一次令人惊叹的体验,演奏中的热情和音乐性都令人印象深刻。 独奏乐器(偶尔有伴奏)确实强调了 Sinfonia 将录音中的元素连贯起来的整体能力。 相较之下,DAW 呈现的则着重于敏捷性和动态张力,但在呈现作品的整体形态和方向性就不那么令人印象深刻了。

乐器的重量感和质感对于钢琴来说尤其有效。 这些 Peak 展现了 Víkingur Ólafsson 最近录制的《Goldberg Variations》(DGG 4864559) 中使用的乐器,具有更大的重量感、体态感和空间感。 他的演奏似乎更加镇定和深思熟虑,缺乏 DAW 的火花,但结构和表达方式更加清晰。 Sinfonia 给人的整体印像是从容不迫、完全受控,与音乐完全契合。

在某些方面,电影歌曲“Skateaway”(Dire Straits、Vertigo SHM-SACD UIGY-9636)是最有说服力的。 我会用它来调整 Peak 的低音量和速度,这是我在 DAW 上播放的最后一首曲子。 果然,当调整 Sinfonia 离地高度时,它证明了自己的价值。 但同时也清晰地展示了更强大的深度感、重量感和动态分量。 从处理击鼓开始,看似不可能的间隔无情地推进,透过所建立的强度和鲜明的动态对比,Peak 赋予了音乐不可抗拒的动力,以生动的能量推动。 如果您想要一套能为录音(尤其是摇滚或流行录音)注入生命和活力的系统,您可能会研究 Peak 扬声器所适合的放大器。 如果给予适当的激发,他们强大的音乐动感、丰富的音色和不可抗拒的热情会产生出(即使是巨大的)音响系统难以提供的那种强烈的音乐效果。

打成一片…
长期单独地和在一系列系统中聆听 Sinfonia,可以更清晰地注意到它们的音乐优点。 比较聆听自然会专注于具体差异,而一般聆听才能真正突显扬声器的整体品质。 Isabelle Faust 和 Giovanni Antonini 的组合是苏黎世音乐厅中常见且熟悉的组合。 他们最近录制的Locatelli 作品(Il Virtuoso、il Potato、Harmonia Mundi HMM 902398)以Antonini 的原作小型乐器、巴洛克管弦乐队、Il Giardino Armonico 为特色,是一种快乐,充满活力和生气,这不仅仅是最近此 类唱片的特征,而是Locatelli本身的音乐。 它也与 Sinfonia 的音质完美契合。 扬声器的音乐热情和动感为节奏和表达方式带来了实质感和明确的音质。 它们宽阔且比例优美的音场,不仅为乐器提供了空间和维度,还强调了作品的复杂结构、层次和之间的相互作用。

真正的美妙之处在于 Sinfonia 如何让您深入挖掘性能而不会忽视它的整体性。 尽管乐谱对演奏家有很高的要求,但 Faust 的演奏却非常流畅、清晰。 Locatelli 不仅是一位著名的小提琴演奏家,他还以极端的指法演奏而闻名。 Sinfonia 的和谐实体感和音乐体一直延伸到其音域的顶部,因此当Faust 探索她的乐器最高音域时(如A大调小提琴协奏曲的行板,作品3第11号),您不会听到扬声器经常 出现的细小或粗糙的声音。 即使是这些极端音符,乐器的音调、和声结构和主体也被完美地保留下来,高耸的线条优美清晰,演奏时保持完美平衡与控制 。 这可能只是一场终极的音乐高空走钢丝表演,将纯粹的技术练习变成了一场迷人的音乐活动,充满优雅和张力,拉弓的身体动作与它所需要的逼力一样明显。 同时,乐器音域另一个极度下降,突显了Peak Consult 设计的由高至中过渡是多么地无缝衔接,而颤音和双音的干净、轻松和清晰,进一步揭示了扬声器的结构和音调的分辨率 。 没有你常听到的锐利不和谐声音,只有清晰的基本音和完美和谐的和声。

Faust 的演奏既美丽又令人惊叹,但这里还有更多值得欣赏的地方。 Sinfonia为管弦乐团底端带来的形体和重量,尤其是大键琴的左手(你不会经常看到这样的写法!)。 单支低音提琴和大鲁特琴的组合恰到好处的丰润度,为表演奠定了扎实的基础,大提琴具有惊人的质感,竖琴连续音既令人惊讶又巧妙地结合在一起。 这里的音乐才华令人惊叹:Sinfonia将这种音质表现得非常明显。 正如他们在曲目从一首曲子转到下一首曲子时,管弦乐构思和音乐密度的变化一样明显。

隐匿的声音…
就像这些扬声器重播能够带来小提琴或大提琴高像真的实体质感,透过细节和细微差别使表现变得生动活泼。 Shawn Colvin 的《Cover Girl》(Columbia 477240) 是一张包含许多不同「声音」的一个很好的例子。 播放头一首曲目“Every Little thing (He) Does Is Magic”,你会听到Colvin 富于表情的表现力,混合了呼吸的亲密感、含糊的音节来拉伸节奏和乐句、快速变奏,为这首 熟悉的歌词带来感觉。 整个声乐以毫不费力的清晰度和稳定的实质感呈现,让歌词指挥歌曲并决定音乐术语,而你甚至没有注意到正在发生的事情。

然后,您可以轻松地将 Colvin 和 Mary Chapin Carpenter 的声音在二重唱《One Cool Remove》中分开。 这不仅仅是你知道谁在唱什么的确定性:它是关于欣赏声乐部分的安排,他们添加到歌曲中的方式,和音的美丽和亲密,一个整体远大于它的各个部分总和——以及惊讶 。

最后是现场的曲目,通过 Colvin 声音的性质和部分场地及麦克风的变化识别出来。 这不仅仅是因为它的明显不同,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同样明显,证明了 Peak 扬声器的自然表现范畴。 这与声音的中立无关——尽管从传统的感觉来说,Peak 的声音肯定是中性的。 这涉及到追踪讯号和动态、密度和音乐重点的能力。 因此,当Colvin 唱着「Looking For The Heart Of Saturday Night」时,她几乎面无表情,歌曲中的节奏和重点完全是由原声吉他的起音、形成音符和乐句注入。 结果是 Sinfonia在你没有注意到的情况下捕捉到人们渴望和绝望的情感品质。 它表明扬声器能够轻松地融入并展现音乐的细微差别和细节,所有这些信息都有助于创造一个引人入胜且令人信服的整体。

整体的审视...
把所有这些放在一起,它加起来会是什么? 我之前谈过产品(尤其是扬声器),这些产品能区别乐器的音色和空间。 各种 Vienna Acoustics 扬声器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它们投射出一个巨大的音场,但不会用高端、高解析度音讯系统所特有的精确雕琢或聚焦的音像来填满。 相反,音乐的清晰度和分离度取决于扬声器定义单件乐器之间音色差异的能力。 Sinfonia遵循这条音乐道路。 它们的频宽几乎保证了宽敞的声学效果,并且提供了自然的视角,在整个音乐舞台上具有良好的乐器传播或间距。 它们没做的是让你从麦克风的角度看到各个乐器之间的空间。 并不是说乐队的布局没有在空间中定义,而是程度的问题。 Peaks 根本没有描绘出您在某些系统中听到的超聚焦和极度分离性。

你做出选择并付出,但可以(而且经常)争辩说,Peaks 扬声器提供的声音更类似于你在现场表演中实际所听到的。 或者换句话说,乐器在舞台上的精确位置是一种立体声的加工品。 在聆听《Locatelli 协奏曲》C Minor Op.1 No. 11 时,我听到了 Faust 的乐器和第二独奏者之间自然的空间感具说服力,而每种乐器的独特性则完全清晰地区分。 这种音乐的明确性当然无疑有助于录音的吸引力,但自然不牵强的观点也支撑了它的说服力。

Peaks的呈现方式以及他们改变或调整这种呈现方式的能力,反映出他们与生俱来的自然重量感和平衡感,以及他们能量输出和解析度的均匀性。 这些扬声器不是世界上分析力最高的扬声器,但这种解析度确实在整个范围内均匀分布,无论是在Isabelle Faust 小提琴的最高音符上摇摇欲坠,还是捕捉巴洛克式大提琴的木质共鸣和形态,底鼓的 沉闷砰砰声或踏板钢吉他的起音和活力。 重要的是,它们在高音部不会比在低音部低:因此,音乐密度和密度的变化,无论是在一支乐队和另一支乐队之间,在音乐表演中——都是由进来的 讯号所界定的,而不是由扬声器或系统的不平衡所限制或控制。 这听起来像是一个明确的要求,但值得注意的是,有多少扬声器/系统未能通过这项基本测试。 Sinfonia 以异常轻松地驾驭着它——这是由相对温和的 Levinson 585 驱动的。 升级到 CH M1.1,扬声器描绘管弦乐的密度变化或构建流行合唱的能力令人钦佩,使这些音乐转变影响变得明确——有时令人震惊。 正如他们应该的那样 ......

将 Peak 热情的动态响应与整个频谱的均匀能量感及自然平衡低音相结合,成效是能够产生几乎像 Linn 一样的音乐压迫感和动力。 不同的是,Peak 的音质是随时可用的,而不是恒定的。 当音乐需要时,他们就会热情地表达, 但他们也可以放慢节奏,而不会降低音乐性。 因此,正如它们可以改变密度一样也可以改变速度。 在 Sinfonia上播放 Víkingur Ólafsson 最近录制的《Goldberg Variations》(DGG 4864559),您会惊叹于演奏中的优雅和流畅感。 这要归功于扬声器可以轻松清晰地追踪琴键起音和压力的变化,能够同时捕捉左右手的形态和节奏,使它们既不同又相关。 这种大师级的音乐连贯性,基本音乐需求优先于出色的 Hi-Fi 品质。

一锤定音?
Peak Consult Sinfonia 是一款真正令人惊讶的成品。 即使在其价格水平的范围内,它与最精细、或技术最高的扬声器还有一段距离,没有最时尚或最引人注目的箱体,尽管其配置和饰面的品质堪称典范。 它没有那种可让其它对手一拳击倒的声音表现。 它不会大声叫嚣:“看着我!” – 在外观或声音上。 若在家里的客厅安装一对,我怀疑大多数邻居会否注意到,更不用说发表任何评论了。 但当我与Sinfonia相处的时间越长,我会越猜疑,你是 Peak Consult吗? 这才是重点。

这是一款至少在所有方面都做得非常好的扬声器,虽然缺乏突出的品质,这使得它能够做最擅长的事——做音乐的后盾。 这并不是说扬声器在声音上是隐形的,而是他们拒绝侵入或引起注意,而是坚定地站在表演者和表演、录音及活动的背后。 他们不做的事情,你不会留意到,这就是他们能够吸引你的注意力并保持它的原因。 在我使用过的扬声器中,很少有像 Peak Consults 这样轻松愉快且令人满意的极少数,它令我一直回味无穷。

我一直无法理解发烧友对「录音室监听器」的迷恋。 我明白与「专业」关联的吸引力,但它忽视了一个事实:录音室监听器的工作完全不同,遵循不同的规则。 这跟 Peak Consult Sinfonias 有什么关系? 我怀疑所有购买 ATC 的人都认为他们在某种程度上投资于「音乐真实性」。 但如果您想要一款忠实于音乐的扬声器,同时又不畏惧或不偏袒地传递音乐,并且无需将其分开,那么 Peak Consult Sinfonias 才是真正的选择。 其概念和外观可能来自 80 年代末,但音乐的完整性和整体连贯性是永恒的,而且始终令人愉快。 Ralph Waldo Emerson 有句名言:“最好的曲调是用最古老的小提琴演奏的。” 这个特殊的「小提琴」已经酝酿了很长时间,而且这一切都更好。